《时代周报》采访海闻院长:转型深圳高教梦

发布时间:2014-10-13 13:57:10   发布人:shengxc
   9月24日下午,已卸任南方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“南科大”)校长的朱清时做了他的第四次新生报告,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新生报告。报告厅里提前一个小时就陆续坐满了人,68岁的朱清时缓缓走进场内,学生们上前将他围住,请他在手机、iPad、衣服上一一签名。

  五年里,南科大被推至全中国舆论的风口浪尖。作为教育改革的样本,在公众的殷切目光中苦苦求索。

  实际上,南科大在深圳出现,并不是一个意外。早在财政收入还仅有几亿元的上世纪80年代创市之初,深圳就曾投入1亿元,邀请国内顶尖学者前来建立深圳大学。30多年来,深圳的经济形态历经几轮变局,主政者多番更迭,作为中国经济的奇迹样本,深圳从没停止创造教育奇迹的企图。从最初想要打造成“东南亚学术明珠”的深大、中国最好的高职深职院到改革聚焦的南科大、港中大(深圳),再到近来面向高起点产业领域、与世界名校合办的特色学院,为了向城市发展输送足够的智力供应,深圳一直在尝试新的、更新的高等教育模式。

  “从30年发展史来说,深圳当前的教育结构是可行的,但从未来的需求来看是不够的。因为深圳面临产业升级,需要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,需要生物、化学、物理、电子、信息等方面的人才。而新兴产业将以服务业为主,里面就包括金融、商业、物流、人力资源、财会等,还需要法律、艺术、设计、医疗、社会服务等。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,人才培养就不光是为了产业,为了创造GDP,而更多的是为了人的需求服务。还需要高端的科研人才,这里包括基础学科的研究。”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对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他的观察,海闻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八年。

  “深圳的高等教育梦是符合深圳的需要的,就像城市的发展阶段一样,第一阶段首先是解决当地人的就业、生存问题,其产业结构肯定都是低端制造业,以盈利为主。到一定程度后,就要追求社会、教育、科研综合地位,而深圳的财务状况也到了可以去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。”海闻补充。

  “特区速度”

  通过深大文学院办公室的窗户,可以看到绿树后面两家知名企业—腾讯和大族激光的总部大厦,距离之近,似乎触手可及。深圳发达的经济,特别是IT、金融方面的实力为深圳的高校增加了巨大的吸引力。对深圳大学2010级金融数学系学生陈凤辉就是如此,特区、靠近香港、完善的基础设施等,都是吸引他报读深大的原因。“除非我考上中大,否则一定去深大。”这位1991年出生的广东茂名籍学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  2014年高考的广东省内本科录取中,深大第二年在一本进行部分专业(合共18个专业)招生,其文科投档线为596分,理科投档线586分,文理科投档线均排名广东省第四,狠狠扬眉吐气了一把。对于在1983年建校、1996年拥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深大,难用一句“特区速度”来简单解读。

  “我敢说只要放开自主招生,深大绝对可以在全国列入一流的行列。很多所谓的名校,招一本都招不满的。”深大前任校长章必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,2012年卸任的章必功做过7年深大校长,不少深大人称他在任的时期为“必功中兴”。在章必功任内,深大与哈佛大学合作新设了医学院—在国际惯例中,法学院和医学院被认为是一所综合性名校必不可少的学院,此外历史系、哲学系等学科也建立起来。

  深大的自信与其吸引力有关,特别是在硬件方面。“深大有一个苹果实验室,里面都是苹果电脑和其他产品。网上传闻深大宿舍有空调,教室有空调,厕所有空调,都是真的。”陈凤辉说。

  教师的待遇和引进力度也颇有吸引力。2011年,深大曾在美国《自然》杂志登广告,开出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特聘教授。当年深大拨款3000万元建立了“高端人才基金”,专门用于发放高端人才的工资。此次,首批5位特聘教授将获得最高120万元、最低60万元的年薪,还给予特聘教授购房补贴。

  深大的这些优势背后,是深圳经济源源不断的输血。章必功曾提到:“深圳市给深圳大学的经费更是全国第一。那天我跟李鸿忠(原深圳市委书记,现任湖北省委书记)书记汇报,我说我也在校长中搞了个第一,是全国大学生人均经费最多的校长。一个学生一年经费2.8万元,当然深圳的消费比较高。除了2.8万元以外,还有专项建设经费。我们给3800个房间装空调,这一笔就要4000万元。”

  当然,资金无法解决所有问题,深大一名理工科教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自己的导师本来是一名长于军工方面的专家,被深大重金聘来后,也发现深圳本地的产业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太符合,心里也颇后悔。

  “理工科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,前几年学校想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引进一个有诺奖前景的学者,但这个学者需要一套成熟的实验室做配套,提出要在深大拥有同样的实验室,结果算了一下,建设这个实验室需要好几年。那个学者自己觉得也拖不起,最后作罢。”深大外国语学院教授阮炜透露。

  从校史看,深大一路走来也充满着曲折。深大建校时可谓系出名门,高手云集,首任校长张维之前系清华副校长兼两院院士,“建筑来自清华,外语是北大李赋宁。总之北大建文科,清华建理工科,人大建经管法,中大出管理干部。”深大一位校领导李东(化名)说。刚去世不久的汤一介与妻子乐黛云这样的知名学者,早年都在深大文学院。“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是院士牛憨笨创建的,这是业内大牛。”光信息科学专业博士生刘云川说。

 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梁湘也全力支持。“当年深圳市政府财政收入才几亿元,就给深大投1亿元建校。现在用1/4的财政收入去建一所大学,大概是不可能的。”李东感慨。

  然而深大在风光了一段时间后陷入了低潮,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种种改革上的不确定,二是受实用主义路线的影响。按照李东的说法,最初深大希望打造一颗“东南亚的学术明珠”,结果政策希望培养“打工仔”。“早期有段时间由于过度强调实用和就业便利,深大的很多专业都有摄影、公文写作、工商管理等非常实用的课程,甚至还曾设有驾驶课。轻视基础教育的做法还是让深大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。”李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        新模式,更新模式

        深大建校初期的红火,多少让人想到五年里一直处于舆论焦点的南方科技大学。

  2009年9月,朱清时从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手中接过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聘书,5年里,南科大在深圳西丽的大学城东侧拔地而起。截至目前,深圳市对南科大的投入已超过几十亿元,目前二期校园仍在建设之中。南科大的地铁站出口为毗邻大学城地铁站的塘朗站,站名下方括号标注“南方科技大学”—这所大学在深圳这座城市所受到的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然而南科大与深圳市的分歧五年里一直存在,招生规模分歧便是其一。而此前就有媒体报道,深圳市希望南科大这所精英型大学能为城市发展储备大量精英人才,这一要求与南科大的规划产生了分歧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2012年,南科大获得教育部准生证之后第一次招生,深圳市原本报的计划是2000人—这个数字是学校计划的10倍还要多,最终的招生数是188人。回看南科大的招生发展,自2011年开始招生后,首届教改实验班招生48人,2012年招生188人,2013年招生325人,到了2014年,这一数字变成了608人。

  南科大模式仍在苦苦求索之时,深圳又启动了引进名校合作办学模式,引进了香港中文大学,与深大合办的港中大(深圳)已于今年正式在提前批招收300多名本科生,成为又一新模式。

  “办学第一件事情是机制要弄好,要打破传统的机制,我不是说深圳大学不好,比如说再创制一个深圳大学,我们现在再搞深圳第二大学、深圳第三大学,机制都一样的话,政府还不如引入其他的机制。”港中大(深圳)校长徐扬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。

  当初为学校选址时,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他城市都向香港中文大学发出了邀请,徐扬生本人调查了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各地,最后选定深圳的原因是“深圳最需要”。“北京比较好的大学有37所,当时上海是16所,深圳当时是1所深圳大学,广东全部加起来也就是那几所,上海还没有包括旁边的南京、杭州,北京还没有包括天津、唐山、大连等旁边的城市。国家研究院也是,北京是267所,上海是50多所,我们这边当时就是一家,就这一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和中科院合建的。我们觉得要做就在这里做。”徐扬生回忆。

  此后,港中大(深圳)的专业设置也与当时的调研结果相关,特别将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升级考虑在内。

  “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,第一方面是当地的需要,第二方面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优势,第三方面是全世界的趋向,因为所有东西也不能一窝蜂,要考虑到大的趋向。我们调查下来,广东省有几个东西是很明确的,第一信息类的东西需求很大,第二生物医学类需求很大,第三新能源方面需求很大,第四是金融管理类、市场营销类的需求很大。还有些专业,包括国际关系这些,不仅是深圳,全中国都是有需求的。”徐扬生说。在港中大(深圳),还有些初次设立的专业,包括基因学、城市学,“城市学对中国太重要了,中国现在30年也好,今后的30年也好,很多程度上现代化主要就是城市化的过程,当你有这个思想准备,城市交通怎么安排,城市的人口怎么安排,城市的教育怎么规划,这些东西都是超乎了以前城市规划的要求。”

  无独有偶,海闻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北大深圳研究院在设计学科时,同样考虑到深圳的长远产业发展。“我们强调四点:前沿领域、交叉学科、应用学术、国际标准。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国际法学院、汇丰商学院,都面向深圳需要的人才。而且不光满足深圳的需求,也面向全国的需求。现在深圳这些金融机构里有许多我们的学生,包括前海新区,我们希望为前海提供的两类人才,一类是高端的国际金融人才,还有一类是国际法律人才。我们的国际法学院是中国独一无二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不光有斯坦福,深圳说不定还希望有哈佛

  在深圳诸多和已有学校合并学院或者建分校区的尝试中,港中大(深圳)被认为是“比较好的模式”。然而这种全国常见模式的一大弊端在于名校的主体不可能迁移过来,有时候会沦为二级学院。

  但对于深圳市政府来说,这种模式显然不会停止。根据2013年深圳的《市政府公报》中《关于加快特色学院建设发展的意见》,深圳将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在生物、互联网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文化创意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、环境保护、金融、艺术等领域建设10所特色学院,并为此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资助经费。

  这种特色学院在深圳并不少见。《意见》也明确指出,建设特色学院,目的是充分利用深圳的科技创新环境和优势产业支撑。特色学院建设以高端人才培养为主题,按照“小而精”的原则,坚持特色化、专业化发展。特色学院可由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强强联合举办,主要开展本科、研究生学历教育。根据国家现行高等教育政策,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等模式,嫁接国际一流高校。参与合作的境内大学原则上应居全国综合排名前30名或专业排名前5名,境外大学原则上应居全球综合排名前100名或专业排名前20名。

  “从深圳产业发展的现状,以及一些中长期的规划来看,深圳乃至珠三角喊的都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,包括高新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。深圳提出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乃至航天、军工等未来产业,在这些产业里的人才需求量就会比较大。从产业比重来说,深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%,目前深圳的就业状况和产业结构基本吻合。近几年从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看,大量的加工贸易、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外迁了,所以需要更多的现代服务人才。”深圳的主要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(中国·深圳)王梅博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。

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:“珠三角地区,包括深圳,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为主体,只是过去一直重视加工制造业,对先进制造业的重视不够,转型需要大量人才,包括高级技术工人。”

  深圳需要高技术管理人才,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乃至高级技工。在这点上,为深圳打下最深烙印的就是号称全国最好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深职院—尽管蓝翔技校的名声更响。“按照我的设想,深职院3万人的大学,我留下了一千亩地,当时想用民营的方式,和宝安区一起办一所宝安区自己的大学,宝安那时有百万劳工,能提升一线劳工的职业技术力量,就能有很好的发展。”深职院创校院长俞仲文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,创校之初就考虑过与当时深圳经济结构的联系。

  经过了30多年里几轮产业变局,当下深圳经济更热门的关键词是“硬件复兴”,在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上半年一组关于创新的报道中,深圳被描述成了“世界硬件首都”。“这里能够让他们在一公里之内找到任何想要的原材料,这是美国、欧洲和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做不到的,因为那里没有华强北”。硬件孵化中心Haxlr8r的创始人Cyril Ebersweiler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。“这种‘寒武纪式’的大爆发出现在了新型电子设备上,而上一次它发生在美国硅谷的软件业。”《经济学人》这样形容。

  乐观者恰恰举出硅谷成就斯坦福的例子。几十年前,斯坦福大学还是一所二流高校,正是由于加州高科技的兴旺,才让其成就了后来的世界名校地位。“技术与经济,应该是可以与当地周边的高等教育发展形成一个正面的关系,硅谷就是一个例子。”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皮萨里德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  “硬件复兴”需要更多的智力输送。“华为、腾讯都是上世纪的事情了,现在没有一个能代表‘新深圳’的世界级公司出现。”深圳投资推广署综合处处长陈朝朝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。

  而深圳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通过本地的高等教育得到满足,长期是一个疑问。

  “如果仅仅是需要人才,不一定都要本地高校来完成,作为一个大都市,人才来源肯定是全国甚至全球。深圳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一直做很多工作。所以本地的人才需要,未必是深圳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因。我认为发展高等教育一大功能是营造环境,在经济上是为城市的产业生态、产业创新营造一个很好的平台,好的环境。所以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说完全是为了输出产业人才,不如说为了输出文化。”王梅指出。

  徐扬生和海闻对此均有不同理解。“我们当时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,调查以后发现,深圳如果要成为真正的金融中心的话,每年要引进2000名左右真正的国际人才,这个数字目前每年估计也就十来二十个。”徐扬生的调查结果如是反映。

  “有人说可以招聘,要知道大部分人是在自己就读的学校附近找工作,到北京上学,大部分毕业了会在北京找工作,到上海上学,大部分会在上海找工作,这是一个规律。所以当地没有好的高校,整体的人才素质就提高不了。另一方面,人们选择工作地点不仅仅为了工资,还考虑将来的发展环境和子女的上学等问题。所以我一直提出,深圳必须抓医疗和教育,否则很难留住人才。为什么现在北京那么挤,房价那么高人们还要到北京去?许多人就是看中北京的高等教育。这个情况怎么改变?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广东在深圳创建更好的一流大学。”海闻说,“我想深圳当然也希望成为硅谷,而且深圳希望不光有斯坦福,它说不定还希望有哈佛”。

  时代周报记者 张子宇 马欢 吴筱羽 实习生 梁彦菲 李寻菲 发自广州、深圳;陈舒扬对本文也有贡献(编辑 李子飞)